最近胖達人事件鬧得火熱,怎麼也沒想到暑假看到的一篇
由香港美食家自行實驗、比照又去電查詢後所寫下的文章
會揭開這麼大的一場風波。
雖然不知道結果可以辦到什麼程度,但是否會讓
一些些平民百姓又再次認清這個社會自由經濟的歪斜現象?
可能不盡然吧…
也許檢調早就握有不少線索,也沉潛了一段時間,
無論如何那篇文章是個導火線,引起了許多民眾對該商家的不滿。
為何不滿?不就是因為它掛羊頭賣狗肉,壁報紙的成本、友禪紙的價格。
於是乎,人民真的討厭說謊?討厭香精、色素?討厭貪求暴利的廠商嗎?
如果是,那麼打著法式精緻甜點的馬卡龍又怎麼成為明星商品?
五顏六色的馬卡龍甚是美麗、鮮艷,難道民眾不知道那裡頭調和著的
正是香精和色素嗎?而杏仁粉、糖粉、雞蛋等一斤也才多少錢,
可以製作出多少的馬卡龍,這些消費者都不知道嗎?
(或許有些人真的不太清楚呢…)
我並不討厭馬卡龍,甚至嚴格說來適度使用一點食用香精和食用色素
讓視覺、嗅覺感到更飽滿~我也不是很反對。
因為真要和這些小玩意劃清界線,恐怕市售能吃的食品幾希矣。
商家若想將香精、改良劑、乳化劑、色素、泡打粉…等好用的小幫手
從成份中剔除,那無疑是自廢武功!想做出好的商品簡直難上加難。
在玩烹飪的時候,這些苦頭我都吃過~所以非常清楚那畫龍點睛的能耐。
就拿芋頭酥來說好了,台中有一家以該點心聞名的糕餅店,
號稱其外型猶如紫色的玫瑰,就像許多人一想到芋頭就聯想到粉紫一樣。
而事實上烹調過芋頭的人都知道,芋頭哪是那個顏色哩!
美麗的色澤還是來自芋頭香精哪。
今年中秋我選購該餅店的招牌紫玫瑰當作禮品,
見到架上的芋頭酥我不禁遲疑了幾秒,或許是之前就傳出他們使用香精
也或許是最近新聞讓香精變成了毒藥,總之他們的紫玫瑰不再!
移除了「密技」外型便打回了一般,美麗褪色~但價格卻悄悄上漲。
當看到許多人排隊購買繽紛又昂貴的馬卡龍時,總會想著
台灣人民到底要的是什麼?他們自己知道嗎?
要說唯一不同的就是馬卡龍名店們沒有聲稱自己天然、無香精…
等自己砸腳的口號,所以人們就應該將其奉為聖品?
那順道說說~某些店家打著法國品牌,但試想就那塊招牌是法國的,
(招牌恐怕也是在台灣製作的吧?)
雞蛋和糖粉會從法國空運來嗎?當然是用台灣的,那會那麼天真。
主體剩下杏仁粉,這或有可能從法國來,因為台灣不產杏仁粉。
可是呀…美國杏仁粉一斤也不過200圓(還只是零售價),
就算是法國杏仁粉也沒什麼了不起呀。
加上其中可能有進口巧克力或水果餡等零零總總,
說真的~用量那麼一丁點,成本都不會很高。
看到明明就沒有什麼的法式小西點,成為點心界裡的貴族嬌客,
不免讓我替來自美國的大漢堡抱屈,人家好歹還有真材實料的牛肉呢!^^
(更何況馬卡龍的發源地根本不是法國)
如果台灣就有這麼些人跟著風潮捧著這樣的明星,
那麼胖達人他們不誠實的惡行似乎也雲淡風輕了。
台灣人普遍的標準到底在哪裡?
今天意外和朋友聊起太陽餅過去被當泡餅的一種吃法,
也就是將其泡入熱茶或熱水中攪成糊狀再吃。
我慶幸現在不再使用這種食用方式,然而溫柔的朋友比較大器
認為「只要吃起來有愉悅的感受,都是好的吃法。」
我盯著這一句話大概三分鐘,然後笑了笑。
吃起來感到愉快就是好吃法嗎?問題就在怎麼定義「好」這個字。
羅馬時期,貴族們天天歡宴,吃~成了一種享受,
為了能夠盡情享受,他們在躺椅旁蓋了斜坡,
方便吃太多就吐,用水一沖後便可繼續享用美食。
他們果真愉快,但~好嗎?
小朋友很挑食,把碗裡的蔬菜挑出來不吃,只留下肉類再用肉湯拌飯。
孩子開心吃飯了,這樣就是好嗎?
很多事情做來都能讓人愉悅、爽快,但可惜並不一定都好。
太陽餅綿細的層次和軟硬適中的糖心,泡到熱水裡攪糊就什麼都沒了。
之前費的功夫也都白搭。
就像小說中阿朱花心血釀造的花露被粗人當酒亂喝一般的可惜。
若能懂珍惜、懂體會、懂感謝、懂品味…
人會學習用一種好的方法來吃,享受那份愉悅。
如果只是我爽就好,其他都不管,
那就…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