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可有類似的生活經驗?例如說夜間聽到屋外傳來附近幾條街有人辦桌

吃喜酒,主持人唱作俱佳炒熱整場氣氛,鄉親舞台上來賓們一首又一首

唱著不一定合適婚禮的歌曲,煙火、聲光一場歡鬧充滿笑聲的夜晚。

又或是出門轉了兩個彎的路旁看到有人搭了棚子正在發喪,或許請來法師

誦經超度、門口熊熊燃燒著冥紙,不一定看到披麻帶孝的喪家,但可能

見到專業的孝女吟唱。

 

 

這些事件就發生在居住區塊之中,要問的是,聽聞那樣的喜事你是否也感到開心?

而見到喪事的當下你是否會同樣悲傷?這沒有標準答案。如果面對這些事情

你都有所感,那你一定是個易感多情的人。不過,如果對這些事情沒有感受

也是再正常不過,人生的大喜大悲每天都在上演,但畢竟是在陌生人的身上

沒有特別的感受也是理所當然。

 

 

這兩天澎湖發生了復興航空的空難,許多人在意外中往生、受傷,這確實不是

什麼好消息,死亡本身不一定有什麼不好,但是死得突然和慘烈就一定會有很多

遺憾。人要面對至親好友傷亡的悲痛也是可以理解的,然後呢?我覺得傷痛的

擴散就到此為止,不要再無限上綱了。和事件無關的人們可以探討事故的成因、

避免未來類似事件的發生,但沒必要跟著一同哀傷。認同悲悽者的難受,卻不用

自己也裝出一副哀愁的模樣、發出一些「一同哀悼」的語言…

 

 

或許台灣特別是喜歡跟風,當媒體炒作什麼商品的時候就有很多人跟著去搶購,

好像有多喜歡那樣東西一樣,風潮過去這些「喜歡」自動煙消雲散。看看現在

的雷神巧克力,屬於它的那些狂熱擁護者呢?他們的興奮和忠誠到哪裡去了?

同樣的,當某些平台喧嚷著傷亡的事件時,又有些人跟風著表達自己的哀戚,

換上黑底的頭像,然後呢?夜晚和朋友們的聚餐、週末約好的歡唱一場也沒少。

他的哀戚呢?不要這麼幼稚好不好!從頭到尾這些人喜歡的只是隨便跟風,

這般程度的「悲」、「喜」請不要拿出來說嘴,看了讓人更覺得低廉和薄情。

 

 

不難過不代表沒有同情心,在同情之外請把「悲傷」留給當事人親友和關係人,

別以為自己心中的那一點同情和一聲嘆息就能和他們的傷痛相提並論。

如果什麼事情都要跟著開心和難過,我懷疑這個人能撐幾天不發瘋!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傷的人要同哭。」〈羅馬書〉十二:15

我想這句話所表示的是一種禮貌,若要靠近情緒正濃烈的人們請把自己

調整到合適的磁場,比如戴著一張臭臉去參加慶生會確實很煞風景,

而參加喪禮的賓客總是透著喜不自勝的表情也很容易傷到哀痛者。所以

如果自己當下的狀態和他們真的不同那就不要去反而得體!然~這真的

只是一種禮貌性地表情,內心的波動哪有可能跟著如此頻繁。人哪就算

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不必想都不想~別人說笑就笑,

有人喊哭就哭。

 

對於不認識人的大喜大落,合宜的應對即可,能的話給予真心的祝福就是最好。

多的都很虛假,省省吧。

 

"I recognize the tragedy, I realize that you are mourning,

but I can’t mourn along with you, not right now; today’s just not my day.

And conversely, when it’s my turn to mourn,

I won’t force you to mourn along with me either."*1

 

我認同這是場悲劇,我理解你的哀痛,但我無法和你一同哀痛,此時辦不到;

我並非本日的主角。反之,如果哪天這哀痛臨到我的頭上,我也不可強迫你

來陪我一起哀痛。

 

 

注、

Amon Grunberg, “The Problem With Collective Grief”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2014/7/24.

(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40724/c24grunberg/en-u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