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聞報導著國中會考作文佔用比分過高,影響了許多成績優秀的學生

進不了第一志願的學校。家長們惡狠叫囂著、學生們哀嚎。同一天當中

另一則新聞顯示明年台大醫科不打算採計作文分數,於是諸多名士大家

上言不能偏廢作文的重要。

 

 

無論要從哪個角度來說,混亂十多年的教育改革算是徹底失敗了。

一改再改,卻變得更急需要改而不得不又改…學生受教權和教育水準

之平均值在一波波的改革下卻是每下愈況。特別是在國語文科上頭,

就算不是一落千丈,約莫也有千仞。如果有機會多看看時下學子的

書寫能力,就會明白當中的嚴重性。

 

 

年輕的時候認識一位鬼才型的國文科補教名師,他曾經說

「你們哪裡是數學不好,你們根本就是國文不好所以看不懂數學課本。

課本裡對於公式、題型、範例等都有描述和解釋,但是你們看完了卻

還是不會,這證明你們的問題出在國文。」這位鬼才老師說自己學生

時代都把數學當小說唸,一般段考八十分不成問題,聯考果然比較難

只有及格多一點。聽起來很嗆也有點好笑對吧?但仔細想想他說的話

並非沒有道理。

 

 

從初教到中教,那一科該是最最基礎呢?最終還是國文,因為其他所有

學科都是從國文的根基上去做傳達和教學,即便是英語等外文科目也必須

仰賴學習者從母語來瞭解詞彙字句的意義。國文底子差,在聽課、理解上

一定也會比較弱,自然會影響其他科目在學習上的吸收。

 

 

有人說他以後又不當作家考什麼作文!同樣的道理,不當數學家就不用數學?

不出國就不用學英文?依此類推如果某人打算當一名廚師、業務員、公務員、

美髮師…等多數職業,這些基本學科好像都可以棄之如敝屣。真是這樣嗎?

真能這樣嗎?

 

作文到底能看出什麼?有什麼重要?筆者以為作文能測出的範疇還不小,

它能反映作者的閱讀量、理解力、整合能力、表達能力、價值觀、對世界的

認識和思考的寬度、深度,當然還有國語文的基本能力。特別是把想法

化為字句再拼湊成章的過程是一種思考運作的整體呈現。在各項類型的試題上

恐怕就是作文最有彈性也最能給學生展露想法和質感的機會。

在好的作文題目之下就容易測出學生是否有所成長、內化知識還是只讀了

死書、背好答案而已。這樣的特色在大學入學考中就格外重要,學生到底

是否有資格、準備好進入大學殿堂接受專業知識的洗禮,這便是極佳的試金石。

 

 

牽扯到配分比重的問題就是另一項技術性的學問,其實還有點懷念我那個年代

的高中聯考,國文滿分兩百、作文佔有四十分。這比例真是種微妙的平衡。

作文重要但當然不能代表全部,比佔若過高確實不妥,但是多高才是過高?

不太清楚現在的作文比重怎麼計算,但是有些批判卻不必太著急。比如說

有人認定作文是非常主觀的給分,所以寫得再好若不受閱卷老師青睞也是枉然。

聽起來好像沒錯,但是事實上多數的學生作文都還沒成熟洗練到如此境地,

也就是說分數不高並不是因為想法和批閱者相左,只是純粹程度一般。

這就很像音樂比賽的海選,音樂也是相當個人的,在海選上被刷掉的參賽者

通常就是實力還有待磨練。進入前十強之類的窄門後因為平均素質已經不凡,

在篩選上或許就有合意與否、大眾小眾的問題,所以評審也不會只有一名。

作文的給分就像海選,只要寫作能力受到基本肯定分數就不會太低。閱卷

老師不必在卷與卷之間做給誰過關或淘汰誰的痛苦取捨,而且理論上同一篇

文章會有三位老師來批閱,於是好文卻不受青睞的顧忌在國高中階段的考試

是多慮了點。

 

 

有人對「八股文」十分反彈,想來或許真正瞭解八股文的人也不是那麼多。

明清科舉的八股文自是有利有弊,然把入學考比做科舉考試並不合宜,

科舉到今時今日應該是高普考等公務人員考試。而且當代泛稱的八股已經

只剩下「起、承、轉、合」的基本精神,這個模式用在論說文確實簡單好用!

文筆一般的學生可以利用此規格較為清楚地表達所要闡述的論點,從頭到尾

也不至於失焦、離題。筆鋒較利的人當然可以棄之改用更適合自己的寫法。

 

 

看完這次會考選出的範文就會明白,陳筱涵同學的文筆自然,沒有繁多用典、

也沒有選擇譁眾取寵的議題,用的正是主打安全牌的八股形式,然最難能可貴

的是國中生的她已經能清楚、完整地鋪陳、說明她的觀點和想法。或許有人會

覺得這樣等級的文章便可成為範文嗎?若有機會多看看其他國中孩子們的文筆

就更會感受到這一灣清淺小溪的珍貴了。而她所提起的溝通不正是當下孩子們

普遍欠缺的能力?語文能力不好又恰巧是主因之一。她還真是看見了未來啊!

而我們的教改學者和家長們可看到了嗎?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作文
    全站熱搜

    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