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蘇麗文說:「在奧運殿堂,死掉都值得。」

摘自 [自由時報]

消息來源


如果您還不太清楚她的事蹟,
可以google一下她的新聞。
看一下我們台灣的跆拳女戰神,最近的狀況。

她因為參加奧運,一賽而傷,
再賽而重,三戰而倒。
許多熱情的觀眾,看得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又振奮又心疼。
她驕傲地說,在那個殿堂死掉都值得。

這是她的決定,
但是我們是否該為此驕傲和感動,
可以深思一下。

我不是很清楚,台灣對於奧運跆拳選手的培訓如何?
但我知道,台灣武術中,跆拳真的算是顯學了~
比起我所學的…唉,不足道。(題外話)
身為「國手」一職去參賽,該注意些什麼,代表什麼意義,
我想她應該要清楚。
賦予國手的榮譽,是希望她一展長才為國爭光。
卻不是要她如此奮不顧身去「送死」。

這些傷害,會造成多大的後遺症?
我們真的不敢斷言,也不確定。
如果是長期、如果是永久呢?
蘇今天的一切,是靠她自己和她的教練以及她的家人
多少的時間和心血堆砌至今。
倘若就此損毀,又該如何?
蘇的父親,向媒體以及政府呼籲,要讓他女兒工作穩定,不至失業。
體委會更要以「特例」「專案」來準備,
讓蘇可比照金牌得主一般,回校任教。
這到底什麼台灣精神?
我們鼓勵這種拼死不要命的行為嗎?

比賽,除了實力真的還有運氣。
抱持自己的最佳狀態上台比賽,
不僅是最能夠爭取榮譽的狀態,更是對那舞台的尊重。
受傷了,不是我們所期望的。
但,這些競賽項目的確有這些危險,
加之選手賽前可能都訓練過渡。
已經負傷,又強求什麼呢?是不服輸?還是輸不起?
難道不該是養好自己,期待下次舞台的登場嗎?
我不覺得台灣精神是這樣莽撞的。

為她喝采或是激動的觀眾,
讓我想到在競技場看鬥牛士與牛廝殺的場景,
或是神鬼戰士的最後戰役。
觀眾最是血腥的~
你沒想過,你對她的掌聲和讚美會持續多久吧?
激情之後,
她所失去的,我們體壇所失去的,
誰來負責?
先例開了,榜樣立了。
鼓吹的是什麼?
台灣精神,台灣精神又到底是什麼?
喊的人一堆,知道的人又幾個?
如果你說得出來,那順便告訴我,你有落實你的台灣精神嗎?

而鄉愿的國家機制…
竟然也一面倒的對此讚譽有加
罷了,從不能期盼他們什麼。

盡心力比賽,真的是對的。
但是限度在哪裡,選手該很明白。
飛機失事了,我們會希望至少駕駛能安全逃脫。
東西壞了再做就有,人壞了就沒那麼簡單。
不能拿獎,下次準備好依然有機會。

運動基本原則不該是為了提升健康嗎?
奧運的終極目標不是世界和平嗎?
為什麼殘損自己在所不惜?
為什麼因此熱血沸騰?
每次奧運都要看到這麼多不健康的事件,(當然不只這件啦)
實在很諷刺。
哪裡健康?哪點和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鴉 的頭像

    鴉之語

    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