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張大春先生在2012年5月8日
刊登的一篇專欄文章
點我看文章〈為什麼要考試〉


文章大體上說明大考制度的緣起,
歐美師法中國引進了考試制度後如何運用,
以及泛中華文化和歐美面對考制背後所秉持精神的不同,
而大家該如何反思。

我覺得…問題好像不只是這樣子耶!哈哈


在求學的過程裡,經歷了很多年只為考試而唸書的歲月。
最痛苦的莫過於國、高中六年的生活。
現在回過頭看,那些書本和知識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和生澀,
然,現在的我卻有著不同的知識背景和成熟度,
以當年叛逆少年的時期確實是萬分苦悶。
苦悶的不僅是唸書、考試這檔事兒,
還有因為面對聯考大關而延伸出來的文化。
比方說能力分班或文中出現的補習文化…
每次段考或模擬考後就要依照名次來重排座位,
經常坐到窗邊的學生下學期就會離開這個班級。


既然這麼苦悶、這麼多怨懟,應該能認同張大師的想法吧?
哈~哈,且聽我說。

不可否認中西之間對於考試的運用和造成的結果不相同,
張在文中所舉的幾個例子也確是差異。
但出題者的用心與靈活只是提昇台灣考試文化的一環,
一如張在文中提起的例子般,我在大學以後
經常面對那種被精心設計過的刁鑽考試。
例如期中考一大張的空白答案卷上只有一題essay要寫,
教授還限制,作答不能超過五句!
要考的不只是對題目的瞭解,更要考對於語文能力、文法底子等
能否將想法如意闡述。
但是這種考試制度能否普遍施用在中、初等教育上?
或許還有很大需要討論和研議的空間。


在考制所延伸的歪斜上,有個萬般皆下品的根毒。
這根深蒂固的觀念應該來自宋代以降吧?(未考證)
文人政治全然霸佔了出人頭地的桎梏。
士農工商的位階成型,於是有多少人忍著十年寒窗,
只為了一舉成名。
如果社會觀念和教育制度上能夠懂得如何適才教育,
而不像當年的分類:上不了好高中就唸五專,
唸不到好五專則選高職…
堆砌出了這種千年文人的高塔,大家自然就像羊群一樣,
跟著想擠進去,而老師和學校在這種氛圍下也主動或被動
成為了趕羊進圈的牧羊犬,趕進越多隻羊的狗就是名師!
跨過門檻的羊容易產生驕傲的態度,
跨不進去的則容易放棄自己。
若是社會認知制度完整、健全些,則在教育的過程中
就會灌輸他們不同學制的特色和每個學生該如何
發掘自我潛能的屬性。
而社會結構裡的薪資所得分配比例也該會有所不同。
要享有充裕的生活和社會尊嚴並非只有唸書一途。
相信歐美社會在這個環節上也並沒有真正做到完整,
只是比起我們卻是健康了許多。


只有在觀念、教育改變了之後,考試才會改變。
針對想收取的對象類型設計應試內容,
能真正篩選出有潛力、有熱情的合適考生。
最需要被改變的考試恐怕還不是入學考。
在上述觀念未改變之前,入學考試怎麼改都會很怪,
也不容易達到適性取材的功能。
筆者認為泛公職、公家體系的考試最需要被革新!
那最是沿襲八股基因的制度。
科目、出題方式和標準答案真能遴選出最適任的人嗎?
相信重視效率和能力的私人企業絕對不會這麼考吧?
在這個部份十分贊成張大師的見解,
出題者要重新檢視自我的心態、對考試功能的認定
以及希望透過考試找到何種人才。


嚴格來說,我並不否認張大師的論述。
考選制度確實需要重新被思考和定義。
除了公平、公正之外,還有更多的面相要思考。
然而在整體制度和觀念沒有改變以先,隨意更動的結果
很可能就如同現在的中學、大學入學考試制度一般。
非但沒有辦法適情適性地讓學子進入合適的軌道,
更失去了原來該有的公平和公正!


考試就像植物的花朵一般,隨著花型、香氣、顏色和蜜的不同,
就會吸引不同的蟲、鳥前來尋覓。
發現花色不對或花形不美,則就要反求根、莖、葉有無狀況?(教育制度)
以及土壤、陽光、水分等是否有所欠、餘或失衡?(社會觀念)
源頭的問題解決了,花才會綻放得合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