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hotoCap_237.jpg  

這回去曼谷晃晃的過程,花了一天參加當地的烹飪教室

主要看中的就是他們會帶學生到市場上去認識當地食材。

雖然泰式料理在台灣沒少吃,但能見到在地食材的機會

並不多。畢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更遑論植物呢。

 

 

 

椰子

         

這項水果台灣雖然有,就不夠普遍和常用。但是在泰國

椰子的用途就很多。除了我們最常飲用的椰子水外,

還有椰奶、椰漿、椰絲、椰子油…就先說椰子水吧,

椰子採摘之後是可以放的,椰子殼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但是如果想取用裡頭的椰子水就不能放太久,久了之後

水會變得少一點也會變酸~不能喝。

 PhotoCap_364.jpg

 

PhotoCap_366.jpg

 

PhotoCap_372.jpg

 

 

取完了椰子水後剩下的椰子就會去除最外層的綠皮,

頗開準備來刨絲,刨絲的機器很快就能把椰子打成細軟

的短絲,這些椰子絲非常的溼潤,接著放入壓榨的機器

中去擠奶。榨出的原汁稱之為椰漿(cream),兌入等量

的水後稱之為椰奶(milk)。

 PhotoCap_371.jpg

 

被榨完的椰絲很乾爽,我問這是否還能當作點心的材料?

他們回答「剩下的椰絲已經沒有用處了。」

 

 

 PhotoCap_373.jpg

奇妙的是我發現有的椰子會連同褐色的纖維都去掉再刨絲

但有些卻會保留,因此有的絲純白無暇,有的則不是。

現在有點忘記為什麼會有這個差別,是否單純榨漿則無差,

然而要做點心或做菜則需選用潔白的椰子絲?

 

 

 PhotoCap_370.jpg

 

PhotoCap_368.jpg

圖中賣椰子的老闆聽我們聊得開心,索性拿起手機秀圖

給我們看看~古時候沒有機器的狀態他們是怎麼處理椰子。

當天我有一位哥倫比亞來的同學,他問了一個挺玄妙的問題

「椰子水是不是不能喝太多?」

老師搖搖頭「為什麼呢?喝多喝少都沒關係啊。」

同學有些迷惘又問了我「你有沒有聽過椰子不能一次喝太多?」

我後來私底下偷偷跟他說,在我的觀念和經驗中確實不能喝多,

容易腹瀉!他聽完猛點頭~

看來這點還是看體質了,泰國人多數或許習慣了也就沒事了。

 

 

  

椰糖

 

以前見過也吃過棕櫚糖,但是老師跟我說那和椰糖完全不同。

圖片中的兩種都是椰糖,呈現半液狀的那種椰糖溶解較快,

但是保存期限較短。如餅呈固態的糖則較為好保存。不過椰糖

的獨特香氣較重,使用上還是有些侷限。

PhotoCap_358.jpg   

 

 

碎米

 

這是把米放入乾鍋中乾炒,慢慢炒到米粒產生焦香後打碎。

可以用來當作香料或調料。味道並不會很重,但是吃起來

有一點點香甜。因為並不是濃重的味道因此加什麼都不衝突。

作法有點像蒸肉粉的方式,味道可以往爆米香的方向想像。

PhotoCap_361.jpg  

 

 

羅望子

 

在泰國常出現的酸味除了來自檸檬家族外,還有就是羅望子。

羅望子是豆莢科的植物,種、屬名就是酸豆~夠明確了吧!

泰式酸辣湯「冬炎」中的酸味就是來自於它。未成熟的羅望子

非常酸澀,成熟後會甜一點點(就一點點)。不過老師告訴我

還有一種羅望子(或長得很像的植物)就會比較甜,可食用。

 PhotoCap_362.jpg  

圖中的羅望子是剝去豆莢後的果肉

 

 

 

咖哩

 PhotoCap_374.jpg  

一直覺得咖哩是個很複雜、很多元的料理通稱。吃了這麼多年

我沒辦法說出哪些東西加在一起可以叫「咖哩」,少了哪些

就不叫咖哩?印度、泰式到和風的咖哩差異都很大。我所學到

泰式咖哩的繽紛顏色差異主要來自於使用了不同的椒!

比方說黃咖哩會調更多的黃甜椒、紅咖哩除了紅辣椒外還會

大量加入紅乾辣椒來加深色澤。

 

 

 

辣椒家族

 PhotoCap_377.jpg  

剛剛說完咖哩,我們就來看看辣椒。各式各樣的辣椒顏色都美。

記得在製作紅咖裡的時候,有個配方要添加朝天椒,外國人在

一人份的比例通常是1小根!(其實我覺得吃辣者可增添23

我一面做,老師一面講~我們泰國人每天都要吃辣椒啊,這些

辣椒很重要耶!於是問老師

「如果是您的比例,要加幾根辣椒?」

 

老師笑了一下淡淡回答

「我嗎?10根。」

 

 

 

茄子家族

 PhotoCap_379.jpg    

圖中除了綠色外皮皺皺的那個果實以外,其他全部都是茄子。

大小圓茄、綠茄等都是常常做綠咖哩的材料。但老師有說

小小的茄子比較普通,他不甚喜歡。(我沒吃到)

知道嗎?其實辣椒也是茄科家族的成員哩。^^

 

 

 

檸檬家族

 PhotoCap_384.jpg

圖中有各式各樣的檸檬,剛剛看過得皺皮小子應該是青檸!

青檸是種萊母英文叫Kaffir Lime,有著和檸檬很不同的皮。

旁邊的葉子就是他的檸檬葉。他的果汁並不好喝,會苦澀。

所以最常會使用他的皮和葉當香料使用。去曼谷進入按摩

店家時常常會聞到很濃的青檸氣味。圖的右上方是大蒜和

紅蔥頭(不用介紹),而圖中手指頭押著的那根如蔥的植物

則是香茅。

 

 

 

香茅

 PhotoCap_386.jpg

香茅通常用的是比較粗接近根部的那塊,中心帶紫。切碎了

當作爆香料或醃漬料,越上方的部位越乾硬。香氣也不太一樣。

 

 

薑家族

 PhotoCap_390.jpg    

圖中籃子裡都是薑,左上角是我們比較常用的薑。右上角

長出一根粗莖的是南薑。這兩種薑的味道比較接近,都是

清香、芬芳,暖暖的調性。而像是手指一樣一根一根的叫

甲猜(音譯),有人說是泰國沙薑,好像也叫凹唇薑。

我覺得它的味道和薑不太一樣,有點腥氣但很難形容。

聽說它比較常和海鮮料佐搭。

 

 

薑黃

 PhotoCap_392.jpg

薑黃的顏色真美麗!擦在皮膚上馬上染上去。這麼看的時候

有點像小地瓜呢。印度黃咖哩的顏色也會來自薑黃。

 

 

 

胡椒

 PhotoCap_391.jpg

圖上就是新鮮的胡椒果實,這樣的果實在未成熟前取下來

浸泡、烘乾就會成為黑胡椒。等其成熟後摘下,浸泡水後

去皮、乾燥則成為白胡椒。也因為製成方式和去皮與否的

關係,造成黑胡椒和白胡椒的味道不盡相同。

特別的是尚未乾燥的胡椒果實香氣還不錯呢!

 

 

 

芫荽

 PhotoCap_393.jpg   

上圖是一般的芫荽(香菜),我們台灣吃到的也多為此種。

沒看過的人可能難以置信,泰國芫荽是長這樣的。

長長綠綠的葉片,看起來有點像A菜或某種生菜。

但是一聞到他的味道就可以確定它是芫荽,而且不僅只是

生的個頭大,味道也比較濃郁。

 PhotoCap_395.jpg

 

 

 

九層塔家族

PhotoCap_399.jpg   

圖中的植物全部都是九層塔,九層塔是這類植物在中文的通稱。

英文就是Basil。其中再細分當然還是有不少品種。

比如圖中最明顯因為晃動而有點模糊的就是泰國著名的嘎拋!

嘎拋就是聖羅勒(Holy Basil),硬要區分它和台灣常吃到

的九層塔有什麼明顯不同?我覺得除了氣味之外,就是葉片。

嘎拋的葉緣較有鋸齒狀,台灣的九層塔葉緣比較圓滑。圖中

左邊紫紅梗子的就是台灣常用的九層塔,它的右邊則是甜羅勒。

 

 

 

七葉蘭

又叫香蘭葉或是斑蘭葉,在泰國被使用頻率很高。有時候會把

它放在湯裡滾或是跟著米飯一同蒸煮,有時會把它打成汁加入

糕點中當作顏色和香料。味道特別而濃郁,常常會和椰漿搭檔。

我很愛吃的綠咖哩雞或綠咖哩茄子就會調入濃濃的椰漿和斑蘭。

PhotoCap_428.jpg    

 

 

 

即使是宅奄奄的泰國,到了現代社會中也很難家家戶戶都有空

去備齊配料、切切剁剁加上研磨去作成各式咖哩醬汁,和我們

一樣他們現在也有各樣的調理包方便使用。要說那裡頭有沒有

人工的色素、香料和甘味劑,哈哈!你說呢?

 PhotoCap_408.jpg

 

下圖是專炒河粉的醬汁

 

  PhotoCap_412.jpg

 

堆滿調料的雜貨店

 

  PhotoCap_414.jpg

 

 

 

 PhotoCap_422.jpg  

 在各式各樣的瓶瓶罐罐裡,我那哥倫比亞的同學盯著這罐良久。

然後低聲問我:

「這裡面裝的應該不是鴿子肉吧?」

 

我搖搖頭,並且想到如果他看到台灣的海底雞會否猜測裡頭

裝的是老鷹肉?^_^

 

 

 

 

 

arrow
arrow

    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