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來傍晚運動的時候看到一個新加入的男士,
身高大約173(其實我不太會看高度)、戴著銀框眼鏡、
髮型中規中矩、小麥膚色、一派老實頭、手臂肌肉非常漂亮!
(天啊!我到底要說什麼…擦口水~)
因為他算是有點肌肉的好身材,跑起步來聲音比較沉,
剛開始聽到那沉甸甸的步伐,心裡難免會想「大概跑不了太久吧」,
沒想到他還行呢!一趟下來沒有4000也有3000。
提起是因為他偶爾會帶著他的兩個孩子一起來運動。
有時跑跑步、有時打羽球,有時打完羽球又跑步,
總之,他會就著孩子一起玩、一起動。
單看這個行為,很想給他一點讚美,陪伴孩子運動這是多麼重要啊。
要在孩子年幼之時習慣運動、感受到運動的有趣,
這將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習慣和健康。
偶爾看到一些父母,帶著孩子去到公園或操場進行「放牛吃草」,
其實那是很可惜也效果不彰的。
在陪伴的過程,父母要考量到孩子的速度、能力和興趣,
不能依照大人的基準衡量。
所以基本上在陪伴的那段時間裡,成人本身的運動步調和速度
或許是挺彆腳的。這就是一種犧牲!
但是也唯有如此,孩子會有一個追逐的目標和一起努力的感受。
過程中,父母也能隨時注意孩子的變化和可能遇到的危險。
甚至在一起運動時,會發現平常不易體察的小問題,
比方平衡感、比方內外八、腳是不是又長大了…
這是一個一同生活、一起成長的經歷,親子感情會更扎實。
怎麼陪伴是一種學問!
國小三年級後,因為週三只上半天,因此奶奶就把休假
排在週三下午。每週三在午餐、午休過後,
祖孫兩就會入座餐桌的兩端,
我開始寫功課、唸書,而她在我對面寫毛筆、看書。
偶爾遇到問題,比方某個造句好像怪怪的?
奶奶會給我一點意見,卻不會給我答案。
偶爾她會說「我這篇快寫完囉,你還剩多少啊?」
簡單的一句話,對於激勵小朋友寫快一點的效果卻很大。
大人就在身邊,和孩子一起唸書、寫字,
那是一種以身作則的榜樣,很容易讓孩子浮躁的心安定。
這種陪伴不僅僅是陪伴,還有共同努力的感受。
至今想起那段光陰,都是美好而感謝的。
當然,這樣的家長的付出是比較辛勤的。
不能只是坐在場邊納涼、聊天,而是要下場和小朋友一起動、一起做。
然而他們所收穫的也是懶惰的父母們難以望其項背。
這是他們愛的方式。
這兩天從Facebook到新聞上都可以看到一位丁姓人士,
以花布巾包抱著自己傷病母親就醫的照片,
夜裡在電視上也聽到他的電話專訪。
他說自己不夠孝也不夠順,才會讓母親跌倒骨折,
心裡非常內疚,更想到年輕時不懂關愛雙親,
如今他願意放下許多人們眼中的享受、成就感等,
好好侍奉年邁的母親,雖然有人覺得太犧牲,但他相信
價值取決於個人!
從他回答的話語中,我應該是很能明白他的心懷,
甚至生活上也有一點點相近,何其幸運我的老奶奶比較健康。
照顧工作比丁先生的輕鬆多了。
丁先生自己說他們家人向來都很親。我相信也是。
唯有足夠的親情所累積的愛,才能讓他放下原有的世界,
把世界中心重新設定在母親,繞著媽媽運行。
Facebook的轉載很快就會降溫,新聞媒體也許明天就會放下,
但他的照顧和孝行還是會持續下去,
這是他愛的付出方式。
提起Facebook,讓我忍不住提一則情狀。
有的人非常愛按「讚」,照理講也不是什麼壞事,
不過遇到一些情形,我就不明白為什麼要按讚了。
例如有人說他生病高燒不退–就有人按讚!
有人說他出車禍,腿骨折了–也有人按讚!?
還有人表達皮包被偷了、剛和家人爭吵心情難過…
這些都有人會按讚!!!這算落井下石?還是冷嘲熱諷?
別說我太嚴肅或太認真,不!我沒有問題,
有問題的是不花一點腦筋就亂按成性的人。
現在的我比起之前按「讚」的頻率高些,卻仍舊不是見人就讚。
阿基師做菜可曾失敗過?林書豪投球會否不進?
當然都可能啊!更何況非專業作家或攝影師的人
又如何能句句出口成章、圖必佳作。
如果你是我的朋友,希望你能明白,
當文字或圖片讓我很有感觸或覺有趣時,
或讚美、驚嘆、疑惑、移情甚至想虧你,
會更想盡可能以「留言」告訴你,想和你有互動。
除非我無話(時間)可說,卻又想表達喜歡才會只按讚。
當我沒有按讚的時候,就當我選擇沉默(這也很平常),
也很有可能,我根本沒看見你的大作!
讚美我從不吝嗇給予,但並非亂給,相信朋友們都會懂我。
這應該是我愛朋友的方式之一。
身高大約173(其實我不太會看高度)、戴著銀框眼鏡、
髮型中規中矩、小麥膚色、一派老實頭、手臂肌肉非常漂亮!
(天啊!我到底要說什麼…擦口水~)
因為他算是有點肌肉的好身材,跑起步來聲音比較沉,
剛開始聽到那沉甸甸的步伐,心裡難免會想「大概跑不了太久吧」,
沒想到他還行呢!一趟下來沒有4000也有3000。
提起是因為他偶爾會帶著他的兩個孩子一起來運動。
有時跑跑步、有時打羽球,有時打完羽球又跑步,
總之,他會就著孩子一起玩、一起動。
單看這個行為,很想給他一點讚美,陪伴孩子運動這是多麼重要啊。
要在孩子年幼之時習慣運動、感受到運動的有趣,
這將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習慣和健康。
偶爾看到一些父母,帶著孩子去到公園或操場進行「放牛吃草」,
其實那是很可惜也效果不彰的。
在陪伴的過程,父母要考量到孩子的速度、能力和興趣,
不能依照大人的基準衡量。
所以基本上在陪伴的那段時間裡,成人本身的運動步調和速度
或許是挺彆腳的。這就是一種犧牲!
但是也唯有如此,孩子會有一個追逐的目標和一起努力的感受。
過程中,父母也能隨時注意孩子的變化和可能遇到的危險。
甚至在一起運動時,會發現平常不易體察的小問題,
比方平衡感、比方內外八、腳是不是又長大了…
這是一個一同生活、一起成長的經歷,親子感情會更扎實。
怎麼陪伴是一種學問!
國小三年級後,因為週三只上半天,因此奶奶就把休假
排在週三下午。每週三在午餐、午休過後,
祖孫兩就會入座餐桌的兩端,
我開始寫功課、唸書,而她在我對面寫毛筆、看書。
偶爾遇到問題,比方某個造句好像怪怪的?
奶奶會給我一點意見,卻不會給我答案。
偶爾她會說「我這篇快寫完囉,你還剩多少啊?」
簡單的一句話,對於激勵小朋友寫快一點的效果卻很大。
大人就在身邊,和孩子一起唸書、寫字,
那是一種以身作則的榜樣,很容易讓孩子浮躁的心安定。
這種陪伴不僅僅是陪伴,還有共同努力的感受。
至今想起那段光陰,都是美好而感謝的。
當然,這樣的家長的付出是比較辛勤的。
不能只是坐在場邊納涼、聊天,而是要下場和小朋友一起動、一起做。
然而他們所收穫的也是懶惰的父母們難以望其項背。
這是他們愛的方式。
這兩天從Facebook到新聞上都可以看到一位丁姓人士,
以花布巾包抱著自己傷病母親就醫的照片,
夜裡在電視上也聽到他的電話專訪。
他說自己不夠孝也不夠順,才會讓母親跌倒骨折,
心裡非常內疚,更想到年輕時不懂關愛雙親,
如今他願意放下許多人們眼中的享受、成就感等,
好好侍奉年邁的母親,雖然有人覺得太犧牲,但他相信
價值取決於個人!
從他回答的話語中,我應該是很能明白他的心懷,
甚至生活上也有一點點相近,何其幸運我的老奶奶比較健康。
照顧工作比丁先生的輕鬆多了。
丁先生自己說他們家人向來都很親。我相信也是。
唯有足夠的親情所累積的愛,才能讓他放下原有的世界,
把世界中心重新設定在母親,繞著媽媽運行。
Facebook的轉載很快就會降溫,新聞媒體也許明天就會放下,
但他的照顧和孝行還是會持續下去,
這是他愛的付出方式。
提起Facebook,讓我忍不住提一則情狀。
有的人非常愛按「讚」,照理講也不是什麼壞事,
不過遇到一些情形,我就不明白為什麼要按讚了。
例如有人說他生病高燒不退–就有人按讚!
有人說他出車禍,腿骨折了–也有人按讚!?
還有人表達皮包被偷了、剛和家人爭吵心情難過…
這些都有人會按讚!!!這算落井下石?還是冷嘲熱諷?
別說我太嚴肅或太認真,不!我沒有問題,
有問題的是不花一點腦筋就亂按成性的人。
現在的我比起之前按「讚」的頻率高些,卻仍舊不是見人就讚。
阿基師做菜可曾失敗過?林書豪投球會否不進?
當然都可能啊!更何況非專業作家或攝影師的人
又如何能句句出口成章、圖必佳作。
如果你是我的朋友,希望你能明白,
當文字或圖片讓我很有感觸或覺有趣時,
或讚美、驚嘆、疑惑、移情甚至想虧你,
會更想盡可能以「留言」告訴你,想和你有互動。
除非我無話(時間)可說,卻又想表達喜歡才會只按讚。
當我沒有按讚的時候,就當我選擇沉默(這也很平常),
也很有可能,我根本沒看見你的大作!
讚美我從不吝嗇給予,但並非亂給,相信朋友們都會懂我。
這應該是我愛朋友的方式之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