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一篇文章提到回台中之後
對於現行公車改觀的感想。
但是,對於故鄉台中第一個改觀的,卻是音樂。
這一點,我曾經在爵士音樂節那篇提過。
參考一、2007年
參考二、2008年

其實台中的音樂季很長、很雅、很豐富。
大約從孟夏到初秋~從逍遙音樂町一直延續到爵士音樂節。
才說著,昨天我老爸就幫我留下了今年的傳單。
很感激他特別幫我留意這樣的藝文消息。
這邊就跟大夥分享這則訊息~





有沒有你喜歡的音樂場次呢?
大概看不大清楚吧~沒關係,
詳情可以 點我、點我 獲得最新消息、演奏團體簡介…
這樣的音樂季應該舉辦了好幾年,
至少兩年前我回台中就已經開始。
而且,兩年前我剛回到台中時,
曾經參與其中一場,非常冷門的音樂會~
事由台灣交響樂團演奏和魏海敏小姐演唱《京韻新唱》。
就是當代的樂曲作家,編創的一些新式京劇。
京劇、當代作曲,配上交響樂團,
冷門到爆吧?

而且是炎熱的九月初晚上,
地點是一個戶外的公園場地。
當學長約我同行時,我還有點意興闌珊。
沒想到,到了場地,發生了令我驚嘆的事情。
戶外的公園表演場地,坐了大概七百多人,
老、中、青比例均勻。
大家都很安靜地欣賞著音樂,
沒有人喧嘩、
沒有人手機響、
沒有人抽煙,
也沒有人一直走來走去,
連小孩都不吵~
你以為大家都睡著了嗎?非也非也~
他們連拍手都不會拍錯,
呼喚安可曲也非常熱情~
這些聽眾們,簡直可以成為「聽音樂會標準教材」。
這真讓我大為感動,感動程度大於音樂。

一個城市要辦起這樣的音樂活動其實真不容易。
要市民變成這樣的水準更難。
當我發現台中人懂得攜家帶眷去聽音樂的時候,
心裡會有一點莫名的驕傲。
即使不是每個人都聽得懂所有的音樂,
縱然不是每個團體都有超水準的演出。
但是「表演音樂」和「聆聽音樂」一旦成為一個城市的常態,
那麼剩下的音樂本身會去慢慢改變調和,
長久的成效可不同於一般。

接連兩篇文章,好像都是在對台中市府歌功頌德。
沒了~目前台中,我所看到值得驕傲分享的
就這兩點~其他就真的沒了。
不過,就光這兩點的改變,
我也覺得很不簡單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鴉 的頭像

    鴉之語

    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