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有多辛苦,敏感一點的人、成熟一點的人、平凡一點的人,
應該都很明白。
但是總有些什麼東西能給人在這淒寒苦海中一點繼續的力量吧?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那將世界糟蹋得一塌糊塗的是人,那給予力量的也是人。
我說的就是那些給予我們溫暖情感的人們。
暖呼呼的情誼,是強大的腎上腺素,是苦酒滿杯的鴆蜜。

最近夜裡我總是一個人在電視前目不轉睛,
幾十個頻道轉啊轉,總有讓我維持「植物型態」 的節目。
雖然我昨天才說要多支持台灣,
不過講實話,日本台的頻道一直比較容易捕獲我。
無預警地看到一個讓藝人去鄉下借宿的綜藝節目,
說穿了其實沒有什麼內容,
就是讓藝人們到一個人煙稀少的鄉鎮中,(搭火車居多)
然後徒步漫遊四處尋訪有沒有願意免費留宿一晚的民家。
在家中和主人閒話家常,瞭解當地生活,一同用餐。
隔天早餐後,要替主人做一件事情來報答那兩餐一宿的恩情。
中午左右一定要離開。

經常在客人要離開時會出現依依不捨的情景。
一宿兩餐的相處,加上客人努力回報的心意,
短短的一天一夜讓人感覺才要認識就要分離。
因為挑選的地點都是比較偏僻的鄉村聚落,
所以人們相較於都市不管在生活模式或個性上都純樸許多。
(有時候甚至挑選在深山中只有七戶人家的小聚落)
而願意讓人留宿的人們相對也是比較好客或熱情,
在寧靜、樸實的鄉野中活裡,突然造訪的意外旅人,猛然開口請求留宿的願望…
這一切是什麼樣的心境,我很難體會。
(造訪的藝人多半不是什麼A咖大牌)
願意招待就是一種接納,平實的生活,自然的互動,因為真誠所以不捨。
他們常常形容留宿的客人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卻又像風一樣走了。
而藝人為了到達這個地點,多半都經過長時間旅途,
甚至跋山涉水,幾經拜託才找著能打尖的人家。
每當終於遇上那願意接待的主人時,大都身心俱疲。
那份暖意就如同寒冷冬夜的一杯熱可可,偎到心坎兒裡去了。
這一切是如此突然,當然沒法子設宴款待,
吃著的都是家中現成的食物、鄉野的蔬食瓜果,
我腦中浮現孔子曾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更豁然印證杜工部講的: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不可否認的是,作節目的前提下真實性總是打折。
姑且不論節目劇情的真偽,令我感動的是那份真實的情感。
在他們忍著眼眶中的眼淚珍重道別時,
在他們不斷揮手目送已經走遠的旅人時,
偶爾我的心也跟著悸動。
我也曾經遇過這樣的感受,碰過這樣溫暖的心腸。
尤其是在外地求學、工作的年歲,那些恩待我的人們。
當然相處的情誼不只一宿兩餐,但那份視如己出或不求回報的給予,
總讓我在最痛苦中咬著牙又走了下去。
曾經形容這些貴人是我生命中的桂樹,羅列在生命道路的兩旁。
逆風前進時,就會聞到他們所為我散放的芬芳。

記得離開台南後的三個月又回去台南找乾媽,乾媽說:
「也該回來了,三個月了~我都不敢打電話給你,怕會忍不住難過。
大概要三個月才能習慣你這孩子已經離開台南了。」
不只乾媽,幾位知心好友都和我一樣,因為彼此的分離而惆悵。
情感就是如此,直至此刻,將會明白他們已經走入自己的生命裡,
烙上難以抹滅的痕跡。
不管是兩餐一宿或幾度春秋,只要是真摯的互動就會留下兩個字:
「感動」。
而那些溫暖,就像小小的炭火般藏在心頭角落、記憶深處,
在落淚的日子裡,提醒著幸福的味道。

遠方的親友啊,我想念著你們。


沒有月亮我們可以看星光,失去星光還有溫暖的眼光。
抱著希望,等待就少點感傷,彷彿不覺得寒夜太無助太漫長。

這是翁倩玉小姐當年為了日劇《阿信》而演唱的主題曲〈永遠相信〉。
一直喜歡這首歌勝過片尾曲〈感恩的心〉。
歌詞相當勵志、正向,跟我的個性是如此不搭,
不過,正因我也曾這樣走過,回憶起每個片段都歷歷在目。


他們節目有來台灣出過外景,某位女藝人被派到平溪去投宿。
而另一為男藝人卻在西門町尋求掛單。
ㄟ…製作單位啊,節目叫《來去鄉下住一晚》找的也都是鄉下,
怎麼到了台灣會選擇西門町?
拜託呀,台北市沒有邊陲化到如此田地。

註解:
1. 植物型態是指一直坐著不動看電視,猶如植物一般。
2. 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論語》〈學而篇〉第一章,東周春秋。
3. 杜甫,《杜工部集》〈客至〉七言律詩,盛唐著,北宋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鴉 的頭像

    鴉之語

    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