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個被賦予特殊意義的日子,

特別適合討論生命起源與延續的議題。

 

耳朵聽到鄰居A媽媽爽朗的聲音,

眼睛看著電視裡駭客任務的演繹。

雖然腦子裡一直有答案,

但是疑惑像是一點點雜訊、一種干擾,

讓結論好像不是那麼篤定。

 

母親該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和意義?

其實問意義是一件蠢事,

因為意義又是什麼意義?

所以還是簡單說說,什麼叫做母親吧!

以人類社會的共識來說,

曾生育或養育孩子長大的女性可被稱作母親。

這個說法你同意嗎?

如果可以,我們接著看下去。

 

既然母親也是人類,

那麼天下的媽媽怎麼會都一樣?

天下又怎麼可能無不是的父母?

 

從最初要能成為父母親開始,

除了生理機能要成熟能生育,

最終得要生出孩子(至少懷孕)才有母親。

是!孩子得要透過父母才能成形或降世,

不過父母也得透過生養孩子方能成父母。

因為孩子與父母是相對應的詞彙。

再來看看造就父母和孩子的成因就不是那麼對等了。

再怎麼說父母是霸道的選擇者,

孩子是被選擇的,是不是被迫得長大才知道,

但是被動和被限制的選擇是事實。

 

人為什麼要當父母?或說為什麼要孩子?

說穿了是一個本身的「慾念」的滿足。

無一例外!

先說個正常版本,

兩人不論何種理由共組家庭之後,

又生孩子讓家庭成員增多。

他們或許非常想要有孩子來疼愛;

他們或許需要孩子來使他們定義中的家庭完整;

他們或許要藉由孩子來完成別人對他們的期待;

他們或許只是覺得結了婚就該像他人一樣生個孩子;

他們或許沒想過就這麼生了。

每一個出發點都只是滿足自己想要的「慾念」。

 

有一種比較特別,

當一名女性是被強暴而受孕時,

會懷孕本身的確不是出自她本意和選擇。

一旦她決定生下,

不論理由為何,依然只是滿足了她自己的想法。

 

這些理由完全輪不到孩子來說句話,

當然以現實面來說,

受精卵或嬰幼兒也無法思考成長和生存的問題。

 

但是想當父母的人可曾想過,

自己願意付上多少生養的責任?

自己到底又有多少負責任的能力?

以及過程中又有多少在努力學習當個負責的父母?

 

一樣從社會的事實證明,

有太多的父母給不了孩子

生命的健康、心神的愉悅和生活的安定。

還有許多父母本身就是加害者。

 

當然,我並不是說所有的父母都很糟糕或不負責任,

只是說明,父母也很平凡,

犯錯的比例更是高到像一般人一樣。

 

要紀念和尊敬的不是母親的那個稱謂,

不是來自於傳統或倫常裡頭天地君親師的觀念,

而是從生養後一起生活、給予照顧那份自然而生的感情。

 

孩子從出生後會不斷的學習、犯錯、受教訓等。

因為他們面對生命都是第一次的學習。

那父母呢?

面對這個孩子的一切也都是第一次,

一樣會犯錯;一樣得要學習、改正!

但是有多少父母承認自己犯錯,認真學習並努力改正?

 

教養孩子哪有那麼容易?

孩子跟物件和寵物不同。

他們會長大成人,

成為一個在能耐和影響力都等同於父母的個體。

輕忽了父母的責任而成父母,

是人類世界許多問題、惡習的開始。

 

乍看之下,我好像給父母這角色太過嚴苛的批判。

多數當父母的人,不僅是平凡人,

多數更只是個年輕人。

或許他們也曾有熱情也努力過,

只可惜成功沒有那麼容易。

父母的錯誤,沒有認真發現和努力修正,

就會在孩子的生命中留下烙印並塑型於未來。

 

當母親的,請千萬別再說什麼

「也不想想我懷胎十月辛苦生下你……」。

沒有哪個孩子有這樣乞求你們辛苦懷孕生下他們,

一切是妳們自己的選擇與決定。

 

鄰居A媽媽一直努力扮演著母親的角色,

跟很多歌頌母愛的歌曲形容的一樣美好。

世上的確有這樣偉大的母親,但不是人人有。

在腦海深處,我是羨慕A的。

羨慕同樣得被生下來,他卻有個愛他的母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鴉 的頭像

    鴉之語

    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