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的人有全方位享受孤單的天分,吃飯、看電影、旅遊、
甚至逛街都總是一人出征。
彷彿這個世界的舞台,他就是唯一的主角,
眾生不過是各場景中為他搭襯、鋪橋的配角。
這一份率性、自在多少都有那麼點與生俱來,
單靠後天的環境和訓練,不見得能讓人在孤獨中怡然自得。
擁有這份恩賜或基因的人並非多數。
多數人即便在某些方面喜歡當個獨行俠,但是生活中
總有太多面相是需要有伴共事或分享。
小時候聽過一則笑話:
有一位神父人雖然不錯,但有個喜歡小賭的壞毛病。
偶然的機會下他來到賭城,夜裡忍不住換了衣服去賭場小試身手。
換上便服的神父的確騙過了很多人的眼睛,
不過上帝在天上可是看得一清二楚呢。
天使說:
「主啊,您看您看那個神父又跑去賭博,還是拉斯維加斯呢!」
上帝:
「嗯!我看到了。」
天使:
「您看您看,他技術不錯嘛!吃角子老虎一直贏耶。」
上帝:
「嗯,我看到了。」
天使:
「哇!您看您看他運氣不錯耶,輪盤也一直押中。」
上帝:
「嗯,我看到了。」
天使:
「不得了!您看您看他現在連21點也通吃,您快阻止他啊!」
上帝:
「不必阻止,這都是我給他的。」
天使:
「怎麼可以這樣?他去賭博您讓他一直贏卻不處罰?」
上帝:
「這些籌碼他多數不會去兌換,因為他無法交待鉅額款項來源。
另外,他這整晚的風光得要永遠憋著,誰也不能分享。」
多數的我們在生活中和生命裡總需要有伴。
這些伴,不限親人、朋友、同事或情人。
上週是台中今年度的爵士音樂節,
往年我都和同一位好友一起去參加,在夜色裡享受愜意的爵士。
今年恰巧碰上好友加班,不能回台中。
當我思索著還能找誰同往時,才發現原來在台中
我幾乎找不著可以出來一同吃吃喝喝的朋友了。
多數留在台中的好友們都結婚了,有了家庭、孩子。
一個人不是不能聽爵士樂,一個人也很適合去聽音樂會。
但是這種戶外的、輕鬆的、享樂型的音樂活動,
讓一個人的我突然失去了參加的動力…
尤其是在那月色彿過的草坪上,或是合家歡樂的出席;
或是三五好友的共賞,又或知己兩三人,當然還有情侶手牽手,
獨自身處這樣的人群中,會被映襯著更顯孤單、倍感寂寞。
在運動的時候,經常看到結伴而行的人們。
為數最眾的就是歐巴桑集團,他們很喜歡一字排開在跑道散步。
也有親子同樂或手牽手的發光體。
但只要「同伴」在這個時候越是親近,運動功效就越差。
特別是想要從事有氧運動的時候。
剛開始跑步的我,很喜歡找同學一起去練。
不過同學跑得很好,我想跟上他的速度不但痛苦也撐不久。
所以只能結伴到操場,然後各跑各的比較合適。
很快我就發現,與其相約不如我自己去更加方便自在。
除了時間可以全然操之在我,也不會因為對方不去
自己也跟著偷懶。
於是,跑步對我一直是個相當孤獨的運動。
孤單的代價就是,運動效能不會打折扣。
最近不時會碰到一位鄰居在同個地方運動,
他去的時間比我早,運動完後會晃盪晃盪等我跑完再一起回去。
的確,這個時候有個人等待,
一起回去的路上能聊聊感覺是很好。
但對我來說,運動的效能才是重要的!
因此,不會因為他的等待而縮短我跑步的時間,
連收操、拉筋也要乖乖做完。
有時候讓他一等就是二十幾分鐘,真有些不好意思。
或許下次該提醒他可以先回去才是。
甚至逛街都總是一人出征。
彷彿這個世界的舞台,他就是唯一的主角,
眾生不過是各場景中為他搭襯、鋪橋的配角。
這一份率性、自在多少都有那麼點與生俱來,
單靠後天的環境和訓練,不見得能讓人在孤獨中怡然自得。
擁有這份恩賜或基因的人並非多數。
多數人即便在某些方面喜歡當個獨行俠,但是生活中
總有太多面相是需要有伴共事或分享。
小時候聽過一則笑話:
有一位神父人雖然不錯,但有個喜歡小賭的壞毛病。
偶然的機會下他來到賭城,夜裡忍不住換了衣服去賭場小試身手。
換上便服的神父的確騙過了很多人的眼睛,
不過上帝在天上可是看得一清二楚呢。
天使說:
「主啊,您看您看那個神父又跑去賭博,還是拉斯維加斯呢!」
上帝:
「嗯!我看到了。」
天使:
「您看您看,他技術不錯嘛!吃角子老虎一直贏耶。」
上帝:
「嗯,我看到了。」
天使:
「哇!您看您看他運氣不錯耶,輪盤也一直押中。」
上帝:
「嗯,我看到了。」
天使:
「不得了!您看您看他現在連21點也通吃,您快阻止他啊!」
上帝:
「不必阻止,這都是我給他的。」
天使:
「怎麼可以這樣?他去賭博您讓他一直贏卻不處罰?」
上帝:
「這些籌碼他多數不會去兌換,因為他無法交待鉅額款項來源。
另外,他這整晚的風光得要永遠憋著,誰也不能分享。」
多數的我們在生活中和生命裡總需要有伴。
這些伴,不限親人、朋友、同事或情人。
上週是台中今年度的爵士音樂節,
往年我都和同一位好友一起去參加,在夜色裡享受愜意的爵士。
今年恰巧碰上好友加班,不能回台中。
當我思索著還能找誰同往時,才發現原來在台中
我幾乎找不著可以出來一同吃吃喝喝的朋友了。
多數留在台中的好友們都結婚了,有了家庭、孩子。
一個人不是不能聽爵士樂,一個人也很適合去聽音樂會。
但是這種戶外的、輕鬆的、享樂型的音樂活動,
讓一個人的我突然失去了參加的動力…
尤其是在那月色彿過的草坪上,或是合家歡樂的出席;
或是三五好友的共賞,又或知己兩三人,當然還有情侶手牽手,
獨自身處這樣的人群中,會被映襯著更顯孤單、倍感寂寞。
在運動的時候,經常看到結伴而行的人們。
為數最眾的就是歐巴桑集團,他們很喜歡一字排開在跑道散步。
也有親子同樂或手牽手的發光體。
但只要「同伴」在這個時候越是親近,運動功效就越差。
特別是想要從事有氧運動的時候。
剛開始跑步的我,很喜歡找同學一起去練。
不過同學跑得很好,我想跟上他的速度不但痛苦也撐不久。
所以只能結伴到操場,然後各跑各的比較合適。
很快我就發現,與其相約不如我自己去更加方便自在。
除了時間可以全然操之在我,也不會因為對方不去
自己也跟著偷懶。
於是,跑步對我一直是個相當孤獨的運動。
孤單的代價就是,運動效能不會打折扣。
最近不時會碰到一位鄰居在同個地方運動,
他去的時間比我早,運動完後會晃盪晃盪等我跑完再一起回去。
的確,這個時候有個人等待,
一起回去的路上能聊聊感覺是很好。
但對我來說,運動的效能才是重要的!
因此,不會因為他的等待而縮短我跑步的時間,
連收操、拉筋也要乖乖做完。
有時候讓他一等就是二十幾分鐘,真有些不好意思。
或許下次該提醒他可以先回去才是。
全站熱搜